建築外牆燈光亮化的主要形式及燈具選型
2016-09-20 來自: 半島晨報 瀏覽次數:814
建築外牆燈光亮化是美化建築牆麵外觀的重要方式,改變建築白天的麵貌,使建築在夜間展現獨有的挺拔,壯觀形象。作為建築外立麵的一部分,燈具依附於幕牆結構之上,因此其形態也往往因此受到製約,需要根據建築體量、功能、造型的不同選用不同的燈具,最常見的便是以下幾種形式:
1、點
“點”作為平麵構成中最常見的形式以其靈活多變而著稱,而點光源則是將平麵帶向了三維,透過發散的一個點向四周輸送光源。
燈具選型:
實現“點”光源的燈具很多,諸如十字燈、LED點式燈、投射燈等,發光角度能達到120度到180度之間,主要設立在一些十字交接的位置,比如層間、或者幕牆橫梁與立柱交匯的交點,在建築外立麵呈現星星點點的陣列效果。根據亮化工程的需要,可進行常亮、並行控製、串行控製以達到光源的明暗變化,同時也可采用數碼變色控製係統來調控光源的色彩變化。
2、線
“線”光源是貫穿建築的主線索,主要出現在建築的外輪廓,諸如幕牆橫梁、立柱、或者山牆轉角等位置。
“線光源”可以看成是無數個點光源的集合,這些點光源連城一線,就成了線光源,在室內常用的線光源基本T4,T5燈管拚接,而在室外,則大多采用LED線條燈來實現。
燈具選型:
“線光源”可分為柔性和硬性的,一般LED軟燈管主要放置在防水要求比較高的低層建築,在高層建築中不常用。
“線光源”的控製形式與“點光源”大同小異,可實現的形式與發光角度也基本一致,可根據係統調節顏色,或采用並行控製,串行控製的方式來調節燈光明暗與開關。
3、麵光源
用燈光來實現“麵光源 ”的效果,無非兩種形式,一是采用大功率的燈具實現大範圍的光照效果,二是采用LED洗牆燈在牆麵洗出漸變退暈的光感。
“麵光源”中最常用的洗牆燈一般設置在裙樓入口或者層間線條的位置,或者頂部位置,均起到導航的作用,不同燈色可以為建築營造不同的氛圍,由於光照範圍較大,因此能營造出一種較為夢幻的氣氛。因此,“麵光源”的主要作用是泛光照明。
4、複合型
將“點”“線”“麵”結合的燈光形式是目前建築外立麵使用最多的,它打破了單一光源的單調形式,把燈光亮化所能營造的效果化得加以體現,同時通過動態調控係統,能與幕牆形式有機結合,在建築上綻放出AG真人客戶端所需要的效果,複合型燈光是實現動感照明的最佳方案。
建築外牆燈光亮化有效的改變了建築外觀形象,其最顯著的特點是通過光照,在觀感上改變建築物的固有色彩和質感,使受光照的建築形體變成一種晶瑩的“半透明體”。展現建築自身的風格和特點,打破建築外牆白天的單調感,並使建築顯得沉穩,親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