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王山*孫思邈故裏——藥王大道夜景照明
2016-07-18 來自: 陝西AG真人客戶端景觀照明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718
藥王山風景區位於銅川南市區耀州區,城東1.5公裏處,麵積4平方公裏.藥王山由瑞應、起雲、升仙、顯化、齊天五峰聯聚而成,峰頂平地如台,亦稱五台山,海拔1000米,五台拱峙,古柏參天,廟宇鱗比,碑石林立,巍峨壯觀。
藥王山是唐代醫學家孫思邈長期隱居之處,因民間尊奉孫思邈為“藥王”而得名。宋朝崇寧三年(1104年)宋徽宗赦封孫思邈為妙應真人,立碑於耀州五台山。藥王山本名五台山,由5座山巒組成,山巒頂平如台,形如五指,為紀念醫學大師孫思邈,後人在此修廟、建殿、塑像、立碑,藥王山成為的醫宗聖地。遠遠眺望,綠樹叢中,殿宇環山依岩而建,氣勢壯觀迷人。
孫思邈(公元581~682年),耀縣孫家塬人,早年體弱多病,家境貧寒。少年時開始鑽研醫道藥理,兼讀經史百字之說,青年時已造詣頗深。學成後曾辭朝廷征召,長期在家隱居行醫濟人。晚年根據唐代醫藥文獻,搜集民間治療經驗,結合個人行醫體會,編著醫書。《千金要方》《千金翼方》各30卷,是他的力著。在印刷不發達的古代,手抄本廣為流傳,直到宋代才出版了兩書的摘縮本,並傳入朝鮮和日本。這兩本書開創了疾病分類、症候記述、治療方法和藥劑處方,對中國醫學發展貢獻。